《中國改革報》:以改革思維打造“智慧交通”新模式 安徽淮北市破解“治超”難題

瀏覽次數: 作者:徐燦燦 耿 強 信息來源:淮北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2-11-30 08:03

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交通運輸局抓住“智慧交通技術應用”試點機遇,以改革思維積極打造“線上+線下”智能管理新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2022年8月,淮北市交通運輸局榮獲全國首批“科創中國”交通運輸智慧治理產學研協作創新基地。

打造智能監管平臺

組建專門機構。在安徽市級交通運輸部門率先成立市交通運輸運行監測調度中心,配備專職技術人員,統籌推進行業智能治理的基礎設施、系統平臺和應用終端建設,強化智慧交通技術融合、數據融合和網絡安全保障。

成立數據中心。建成集區域內經營業戶、營運車輛、從業人員、運營線路、運輸業務、運行監測、公共服務等多類要素數據為一體的行業大數據中心,實現與公安交警、市場監督等單位的信息互通。目前,該市交通大數據中心各類基礎數據和運營動態數據達45億多條。

構建監測網絡。加強交通運輸智能監測網點的布局與建設,初步形成集普通視頻、智能視頻、動態檢測、輔助分析等多種數據于一體,覆蓋淮北出入境口、重點路段、客貨運輸場站、集散地、港口碼頭等關鍵部位的行業運行智能監測網絡。目前,淮北交通運輸監測重要節點電子地圖基本全覆蓋,日增各類實時監測數據達1200萬條。

完善運行機制。先后出臺《交通運輸監管協同云平臺技術規范》《交通非現場執法規范》《營運車輛違法行為智能取證技術規范》等10項淮北地方標準,涵蓋交通非現場執法、違法行為智能取證、遮擋車牌自動識別、北斗在線自動檢測等多個方面。

發揮智能監管作用

智能排查防風險。整合交通、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間的各類民生數據、管理數據等,對工商檔案經營狀態異常、公安檔案車輛狀態異常、駕駛員狀態異常等11種異常狀態進行智能比對,先后取締127家僵尸企業和3305臺僵尸車輛,有效降低行業運行安全風險。

智能治超補短板。對區域內行駛貨運車輛的超載超限、改裝拼裝、遮擋號牌等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全天候智能化監管,有效破解路面執法人員不足、長效管控難以維持的難題。2021年9月,國務院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簡報第134期刊發淮北“數字治超”智慧監管經驗。

智能管控促安全。厘清政企安全生產職責,對企業日常管理行為、監管部門監察行為實施智能化管控和考核,全面加強對各類風險隱患的事前預警預防、事中處置督察、事后跟蹤督辦的閉環管理,促進企業主體責任與行業監管責任有效落實。2020年11月,淮北市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信息化管控體系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平安交通”優秀案例。

拓展智能監管領域

助力懲治違法行為。針對非法網約出租車經營行為發現難、取證難問題,開發運用協同監管云平臺,將網約車平臺派單結算信息與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對比,提取非法運營線索,結合交警、交通執法視頻監控,形成證據鏈,系統自動生成《非現場執法電子證據單》,經審核后向違法車輛發出《違法行為通知書》。目前,通過人工智能識別的違法違規行為已占總線索的93.21%。

助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通過推動重點人員防疫管控,建立淮北郵政快遞、公共交通等行業重點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登記、漏檢預警、補檢登記、信息推送等線上管理模式,助力企業落實防疫管理主體責任。先后建立交通運輸行業近5000名重點人員的電子底冊,接入核酸檢測數據25萬余條,向企業推送預警信息1萬多條,有效降低從業人員疫情感染風險。

助力提升行業治理效能。推動行業運行監測與指揮調度,對淮北公交場站、港口碼頭、公路工程等重點部位和“四客一危一貨”車輛運行狀況,開展全天候智能監測和人工抽查,全過程跟蹤督辦交通運輸行業網格化管理和智能監管處置情況,強化行業綜合治理效能考核。2021年10月以來,累計抽查巡游出租車1.3萬余臺次,督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落實事項45件、違法違規行為協同監管事項171件。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