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破瓶頸 開新局 促發展 ——淮北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創新走出致富路
2022年4月,安徽全省確定的第一輪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中,市級試驗區僅有2個,淮北市為其中之一,且唯一承擔“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改革任務?;幢笔蟹龀謮汛蠹w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淮北市集體經濟辦”)印發《淮北市全面推行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實施方案》,在全市全面推行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進一步提高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質量,助力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通過整合優勢資源、聯合抱團發展、輻射示范帶動等方式,該市探索出一條具有淮北特色的黨支部引領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有力推動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實現“雙增收”。
黨建引領
打出政策扶持“組合拳”
淮北市積極探索村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有效形式,鼓勵和支持由村黨組織書記等代表村集體,注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村能人、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擔任黨支部引領合作社負責人。村集體以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入股,群眾以土地、資金、勞務入股,建立起村集體和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用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式進行管理和監督?;幢笔谐雠_推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并實施“雙引雙增”行動,推動黨建引領信用村和黨支部引領合作社融合發展,對被評為信用主體的合作社給予授信額度增加、授信期限延長、貸款利率降低等優惠。對優先評選為市級示范社的合作社落實獎補資金,不斷增強其發展活力。
為規范合作社的運營流程,全市實施一把手負責制,定期調度試點工作,充分研判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工作重要事項,扎實推進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工作。同時,做好對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的村“一對一”指導,著力做好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掛牌組建、建章立制、規范運行等工作。在此過程中,風險把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幢笔性谌蟹秶鷥葘嵭小叭壈殃P”防控政治風險,由市級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強化剛性約束;縣級對組織機構、股權結構、盈余分配等章程設置進行源頭把關,加強分類指導;鎮級對項目審批、生產經營、財務管理等環節細化管理措施?!岸▎?保險”防范市場風險,加強農產品生產與農批農超市場對接,實行定單式生產;鼓勵合作社高效利用農業政策性保險和商業險。
合作社嚴格執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單獨設置會計賬簿,配備專業財務會計人員,暫不具備條件的由鎮(街道)“三資”代理服務中心或者委托代理記賬機構統一核算管理。對聘請第三方機構管理的合作社,要求開設支付審核“雙網銀”(即兩個U盾,正常情況下是一個經辦,一個復核。比如轉款時,第三方機構負責提交,由合作社進行復核,復核同意后才能放款,安全系數較高)。各鎮(街道)“三資”代理中心強化對村(居)民委員會、村(居)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行為的全程指導、程序審核和事后監督。對外投資、重大項目建設、重點資產處置、大額資金使用、收益分配、福利發放及其他重大事項方案,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決策實施,并報鎮政府審批。鎮政府一旦發現方案有損集體利益的,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或者否決意見。
2021年10月,淮北市集體經濟辦印發《淮北市“村社分賬”辦法(試行)》,逐步實現村(居)民委員會與村(居)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分賬管理,以進一步加強對村集體資金監管,理順農村集體產權關系,完善村級治理體系,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夯實農村基層組織的經濟基礎。為進一步健全組織架構,各縣(區)、鎮(涉農街道、園區)督促指導各村制定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組織章程,完善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制度,明確成員責任、權利和義務;積極發揮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監督職能,對財務、利益分配機制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村集體與合作社簽訂利潤收益分配協議書,規范村集體與合作社“資產、資源、資金”的合作、歸屬、收益、分配機制,保障各方合法收益。鎮(涉農街道、園區)加強村級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堅決制止和查處侵占集體資產行為。
黨群齊心
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
為進一步加強換屆后村(社區)“兩委”班子特別是帶頭人隊伍建設,推動村(社區)干部以更強擔當、更實作風服務群眾、保障民生、促進發展。2021年1月,淮北市委組織部印發《關于大力實施“頭雁領航”工程培育鄉村振興帶頭人十二條措施》文件,進一步做好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培養選樹工作,示范帶動更多村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擔當作為,整體優化提升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水平。為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全面進步,淮北市積極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提倡黨員率先入股村合作社,注重開展“雙培雙帶”,把社員中的黨員培養成技術業務骨干,把社員中的技術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互融共促合作社發展壯大。該市在市本級建立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人才庫”“儲備庫”,按照鎮申報、縣(區)推薦、市審定的方式,研究確定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及儲備人選?!叭瞬艓臁背蓡T數量占全市村黨組織書記總數5%左右,“儲備庫”成員占10%左右??h(區)參照此做法,相應建立“兩庫”,并從中選聘名師,聯動成立“興村名師聯盟”。今年4月,市委組織部印發《關于在全市村(社區)干部隊伍中開展“改進作風·頭雁領航”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并舉辦“頭雁領航”專題培訓班,重點對“人才庫”和“儲備庫”成員開展集中培訓。各縣(區)重點負責對本級“兩庫”成員的常態化培訓,每年培訓不少于1期,每期培訓時間不少于1周。
結合能人回歸工程,淮北市吸引在外優秀人才返鄉參與村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生產經營,將村黨支部引領合作社與培養村級后備力量有機結合,加強遞進培養,及時將工作中表現優秀的人才和負責人發展為黨員、培養成村黨組織書記,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勢蓄力提供堅強保障。同時,各地針對工作消極、考核不合格、不再從事村級工作、特別是因違紀違法受到處分處理的人員,及時動態調整出庫。
為了第一時間解決基層一線的技術難題,培育新型農民,全市組建8個專家服務團,結合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對合作社理事長等開展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人才培養,提高帶頭人的綜合素質。此外,還將39個駐村工作隊所在的村全部確定為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重點村,在117名駐村干部中培養36名合作社產業發展項目“經理人”。
為強化實踐鍛煉,市委組織部實施“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行動”,利用三年時間,分批選派50名左右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赴浙江等發達地區掛職鍛煉。2020年,淮北市組織20名村黨組織書記前往浙江安吉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村集體經濟發展理念和經驗“跟班學習”活動,隨后,相山區的張樓村與安吉的上墅鄉董嶺村簽訂協議成為友好村。2021年春天,董嶺村向張樓村免費提供了10萬株黃精苗。
“和以前相比,村級合作社的主體變了,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實施村社聯動、社社聯動,共同推進村產業項目建設和鄉村經濟發展?!被幢笔修r業農村局局長徐從亮說。
創新探路
提升集體經濟“含金量”
為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淮北市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為核心,以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為目標,積極開展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建設,大力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
位于烈山區宋疃鎮的和村社區,在2021年入選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今年3月,村集體投資600萬元、7戶種植大戶投資150萬元共同成立了淮北興和水果專業合作社,吸納120多戶農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經營七彩和村蘋果標準化種植園。合作社和參股人員掌握盈利分配權,制定“4321”盈利分配計劃,每年從盈利金額中拿出40%上交村級三資賬戶,盈利金額的30%按照種植大戶和社員入股比例進行分紅;盈利金額的20%作為合作社自留運轉資金;剩余10%作為村級公益金,以確保既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又能促進農民增收。
種植園建設總規模335畝,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栽培模式進行肥水一體化灌溉,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果樹健壯生長。同時,實行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使用高效低毒農藥,保障果品安全。園區栽植的果樹預計第三年每棵樹產出精品果50-70個,豐產期畝產5000斤以上,每畝凈利潤預計可達1萬元,農戶人均年收入預計突破2萬元。 “今年春季我們種植了兩個新品種共320畝,除了150畝老園,今年還將改造果園300畝左右,由合作社提供果樹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以及邀請專家培訓等技術保障,用來激發果農自發地對果樹品種進行更新換代,從今年開始,市里還提供了每畝150元的高質高效獎補政策?!痹谑痉秷@里,合作社負責人李居全向分析師介紹道。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2015年9月,和村社區黨總支組織成立蘋果網銷協會,通過“黨建+電商”模式幫助果農銷售蘋果800余萬斤,人均純收入超萬元。依托蘋果產業基地和千畝梨園,舉辦蘋果采摘節和梨花節,成功打造國家3A級景區,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
濉溪縣百善鎮道口村是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該村利用種業資源優勢打文旅牌,以“黨總支+集體公司”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由村集體牽頭注冊成立淮北柳豐運河旅游開發公司,積極引資金、上項目,先后建成運營了柳江口二期花海、七彩滑道、恐龍園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目前,該公司總投資100萬元,其中,由村委會注資51萬元,村民、企業資源融資49萬元,收益按年按比分紅。2021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51萬元,其中鄉村旅游經濟收入共150萬元。
針對“細碎化”小田制約現代農業規?;?、集約化發展難題,濉溪縣五溝鎮廟前村發揮村黨支部引領作用,創新成立由“村民理事會”成員、村民代表和“五老”人員組成的“小田并大田”工作組,“一組一案”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把“一戶一塊田”改革試點與高標準農田項目規劃設計有機結合。6524塊平均面積不足2畝的“巴掌田”被整合成為了1塊萬畝高標準農田,打破了原有耕地面積小而散的現狀,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該村在經營機制上敢于創新,采取“黨支部+村集體經濟組織+公司+農戶”的模式,流轉農戶8600畝土地,與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合作,通過農業生產“大托管”打造萬畝優質糧源基地,開展規?;洜I、標準化生產、機械化管理、訂單式收儲、品牌化創建。如今,示范區農田畝均糧食產量達1300多斤,較2021年之前增加30%,農戶土地流轉收入由2021年之前的每畝600元提高至每畝1000元。
2021年底,全村9000畝耕地均實行“一戶一塊田”改革,路網、林網及排水通道重新丈量、劃分和合并,實施土地平整和深耕,改革后總畝數9700畝,耕地面積多出740多畝,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4萬元,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8.52萬元。
此外,廟前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還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25萬元、800余農戶入股資金24萬元建成廟前村麻油廠,“我們從今年7月份開始正式投入生產,主要生產麻油、麻醬、麻鹽系列產品,目前已生產麻油1萬余斤,公司現有工人10名,主要都是周邊村民,日工資每人約一百元,為村民提供家門口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村民增加了一份收入?!甭橛蛷S負責人任明心告訴分析師,該村依托此產業項目實現了資金變股金,為村集體年增收30萬元,戶均年收益500元。
“今年開始,位于雙堆集鎮的施劉村在許莊創新實施了‘一莊一塊田’項目,成立許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大豆、玉米套種的模式,由專人統一管理、種植與采收,有效保證了糧食安全。若成效顯著,收益較好,下半年將在全市推廣開來?!彪p堆集鎮負責同志說。據了解,該合作社的年分紅保底不低于每畝1000元,保底分紅之后再進行收益的二次分配,這讓村民切實感受到了“人人是股東、人人是股民”,群眾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提升了對黨組織的歸屬感、依靠感。
“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的落腳點是壯大集體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其核心是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此來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被幢笔形M織部副部長、市公務員局局長、市委非公工委書記明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