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加快提升農村地區健康服務能力
加強健康科普宣傳。通過健康濉溪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加強宣傳新冠病毒特性、個人防護要點、居家監測指南、抗原試劑使用、非處方藥品服用等知識,深入宣傳“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提高群眾加強自身防護意識,自我健康監測能力,減少群眾焦慮情緒。倡導鄰里互助,共享互換富余防疫物資和治療藥品。提倡“非緊急勿撥120”,為危急重癥留出急救熱線通道。關注量達10萬余人次。
擴容發熱門診(診室)。允許診所、門診部、醫務室、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發熱、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疑似癥狀患者提供開藥服務。向社會公布全縣2家發熱門診、289家鎮村發熱(哨點)診室、1家(應急)助產機構地址、電話等信息,方便群眾查詢就醫。醫療機構門診、急診設置應急診療區,搶救急危重癥患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醫療機構中出現陽性人員后,對所涉及診室即消即開,確保日常診療服務。統籌調配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縣鎮分別建立醫護人員梯隊247人、213人,加強鎮村醫務人員配備。
強化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作用,組織衛生院對轄區老年人合并基礎病等特殊人員實施健康監測,根據健康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健康管理。累計摸排重點人群17402人,次重點人群28405人,一般人群76482人。根據分類不同,通過線上線下,提供多種方式的健康指導、健康監測、隨訪,指導抗原檢測,指導對癥用藥,重點提供醫療服務,“兜好底、守好門”,減少重癥救治醫院壓力,保障“輕癥不擠兌、重癥有救治”。截至目前,濉溪縣新一輪簽約群眾已達159039人,其中老年人簽約104373人。
全力建設重癥醫療資源。2家縣級醫院加快ICU病房、緩沖病房、可轉換ICU床位建設,擴容重癥資源。1張ICU床位配備1名醫師和2.5-3名護士作為一線醫護人員,并按照一線醫護人員總數的20-30%儲備后備力量。建立由重癥醫學專業醫護人員和其他??平浥嘤栣t護人員組成的混合編組工作模式。加強培訓,提高有關醫護人員重癥救治能力。
加強醫療機構對口包保。發揮2家牽頭醫院技術和資源優勢,縣醫院、縣中醫醫院分別對口包保12家、6家衛生院,18家衛生院劃片包保251家村衛生室。分層分級加強鎮村醫護人員培訓,提高衛生院識別高風險人群、診斷和處置能力,鄉村醫生為新冠肺炎重癥高風險人員提供抗原檢測指導、居家健康監測、藥物對癥治療能力,累計培訓鎮村醫護人員2265人次。
推動實施線上診療服務。深入推廣智醫助理應用,通過電話、微信對居家無癥狀感染者、輕癥患者、有高危因素重點人群進行問診。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便捷、高效的積極作用,利用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平臺等信息化平臺和技術手段,開展線上健康評估、居家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心理疏導,提供互聯網診療和線下藥品配送到家的服務,及時將出現病情變化的患者精準引導到有能力的醫療機構就診??h醫院互聯網診療平臺,月診療100余人次。
快速儲備適宜藥物設備。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用,鼓勵廣泛應用中藥湯劑。鎮村醫療機構儲備氧療設備257臺、簡易指夾式脈搏血氧儀772臺,便攜式肺功能儀8臺。累計免費發放56萬元退燒藥品等治療康復健康套餐包。(孫東海 鄔宏飛)